科研机构
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5-11-25浏览次数:5269

  

遗产研究中心的筹备和运作始于2000年,2003年春正式挂牌成立,是隶属于复旦大学、专门从事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挂靠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遗产研究中心体现了复旦大学学科齐全、交叉性强、专业水准高的优势,也反映了该校在向研究型大学迈进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拓展文化遗产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工作的战略意图。遗产研究中心依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长期积累的专业基础,同时整合校内、校外各路力量,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学术工作。

遗产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涉及下列问题:有关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知识探寻和价值评估,保护和利用;有关文化遗产行业的管理模式,制度改革和法律建设,政策指导和民众参与;有关文化遗产事业的特点,社会定位,发展规律,未来走向;文化遗产的信息化、数字化;无形遗产及其博物馆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文物学及其与艺术史、社会史的嫁接;博物馆文化和博物馆行业规范研究;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研究,等等。

遗产研究中心专任研究员近年共出版专著20种,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酝酿于1998年,创刊于2002年的《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4辑。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本以“文化遗产”为名的刊物,学理探讨和现实关怀兼顾,宏观分析和微观研究并重,试图围绕“文化遗产”这一核心概念,确立一套新的理念,由此推动中国公共性遗产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该刊试图超越传统的古物研究的模式,从新思路、新视角拓展和深化文博研究;注意反映和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各种经验、做法,以助于提升中国文博界的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该刊问世后受到广泛关注,一些论文有很高的引用率。遗产研究中心积极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发展,踊跃参与有关方面的规划工作和决策咨询。

在文化遗产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逐渐增多的今天,复旦遗产研究中心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努力以前瞻性、示范性创立学科品牌,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数字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考古学研究、文物学研究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占据学术制高点。还先后成立了“匾额研究室”、“纸质文物研究室”,将文物鉴赏与文化研究结合,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术工艺部分研究,为校内外研究人员和不同专业研究人员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与国内相关高校和其他文化研究机构合作,携手开展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普及活动。2005年9月,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体育研究中心等合作成立“文化振兴社”,先后举办了“乙酉中秋论坛”(传统节日保护与传承)、“2005中国城市遗产保护论坛”、“大音上元元宵音乐雅集”(中国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2007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参与编撰《中华遗产大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遗产研究中心不断有中外专家来访交流。如2006年,有台湾“大陆文化景观及文化遗产经营管理考察团”、台湾台南艺术大学校长一行和台湾鸿禧美术馆馆长一行、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日本关西大学师生来访;有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汪悦进教授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系列讲座《中国的想象空间》;也有与汪悦进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白谦慎教授,以及上海多位文物学、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共同开展的“开放的艺术史学术沙龙”。2007年初,先后举办了“文化传承与中外交流”学术沙龙和“中国民居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在校内外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中心的研究员也通过参加对外学术活动,与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增进了解,扩大了中心在学术界的影响。

遗产研究中心成立来,依托文博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合作研究、出版集刊等。其中,2005年9月,举办“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35篇来自各地文博系统的论文,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部分最新成果,大致有“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管理”、“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考古学、文物学和艺术史”以及“文物修复与保护”四大主题。2006年11月,召开“首届于右任国际学术研讨会”,港台、美国、日本和国内各地的学者约70人参加,提交论文30余篇,产生了较大影响,发挥到了良好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作用。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