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518学术讲座】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发布时间:2015-11-25浏览次数:672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

525日晚,由博雅学社举办的“5·18博物馆日”系列讲座之一——“既盟之后,言归于好——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在3108顺利举行,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吕静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讲座围绕“春秋盟誓”展开,透过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词,吕静教授结合古今之例,上溯下延,将春秋盟誓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为我们娓娓道来。

盟誓之初体验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是春秋盟誓中常见套语。“盟誓”这个词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比较晦涩陌生,开篇处,吕静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些古今中外盟誓之例,引入盟誓一词。她举例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展示的银版《卡叠什合约》和西藏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盟书碑文,从中可见盟誓对于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接着,吕静教授将同学们的视线渐渐引至时间更早的春秋时代,中国盟誓发生最为频繁的时代。据她统计,仅《春秋》一书就记录盟誓105次。可以说,春秋时期,盟誓的流行程度,上至王侯,下至平民奴隶,“处处事事”。吕教授以郑庄公与母亲发“誓”,以及斐豹与范宣子立誓请求天上的太阳来作证的例子来加以证明,生动可感。

那么盟誓是如何产生的呢?吕静教授又根据各种史料对盟誓起源进行了推测。她解释说,战国时的史书,多是以“殷誓周盟,德信弥衰”的口吻批判盟誓,但吕教授对此表示怀疑。她指出,前人对盟誓的定义多缺乏严谨的逻辑性,盟誓的定义应由三方面构成:盟誓的各方主体、盟誓将要达成的目的(限制人的自由行为)、邀唤神灵的名字(祈求神灵给予惩罚)。盟誓诞生之初,更多的不是关于道德,而是一种神灵崇拜下的行为。这改变了多数同学对盟誓先有的偏见,也映和了本次讲座的题目。

盟誓三要素

在较为轻松有趣的引入之后,吕教授就盟誓的基本元素展开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要素即参盟者。吕教授带大家看了几段盟誓的原文资料,从中发现,盟誓注重宣读并记录参盟者(两方以上)的姓名,同时,各参盟者向共同的神灵起誓,或者镌刻各自信仰的神灵,以达到制约作用。

盟誓的第二个要素是约。“保持平衡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吕教授提到,在没有法律的神灵崇拜时代,盟誓是人与人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限制人恣意行为的途径,是一种智慧。接着,教授展示了一个表格,清楚地体现了“约”在盟誓和法律中的异同。除此之外,由神的权威性和自我诅咒构成的“神性”是保障“约”的重要原因。吕教授指出,盟誓的最后一部分一定会有自我诅咒。教授举践土之盟及日本学家中田薰之言等为例进一步证明。

接着,吕教授由“神性”的探讨转入盟誓的外在表达——仪式,此即要素三。吕教授特别强调,仪式的巫术化演绎并非没有意义,它包含了人们的神灵崇拜,“仪式绝非空壳”,是盟誓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要素。教授分别介绍了盟誓的仪式的六环节:驻地,杀牲,割耳,歃血,载书。其中比较有趣的环节是,要在荒芜之地驻台以近神灵,歃血割耳以强调口耳之重要。

吕教授阐释之中,思路清晰,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盟誓之尾声

吕教授随后进入最后一个模块,盟誓的发展趋势。她结合后朝的例子解释道,进入封建社会之后,随着法律的渐趋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个人的自由行动被规制在庞大的行政体系中,盟誓这种以宗教为前提、通过巫术式的演绎达到制约作用的功能,也渐渐丧失。

最后,吕教授为本场讲座做了简短的总结。她提出,盟誓是文明未开化社会人际交往的特殊方式,它具有泛世界化的特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维系人际平衡和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讲座期间,吕教授还抛出一些问题,引导大家今后思考。同学们若有所思,在接下里的提问环节中,大家又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吕教授请教,在讲座结束后,还有三五同学聚拢在吕教授周围,进一步交流心得。吕静教授在此次讲座中也提到,中国古代盟誓研究在当下学术界十分缺乏。本场讲座既使同学们对春秋盟誓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盟誓的进一步思考,值得学习与回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