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新闻
麦积山石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甘肃天水召开
发布时间:2016-01-08浏览次数:2481

20151219-2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麦积山石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甘肃天水成功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全球遗产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以及甘肃省文物局、天水市政府、麦积镇政府、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等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为世界遗产地麦积山石窟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麦积山石窟在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在现场对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他们各自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出了麦积山石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分享了本单位的成功经验,畅谈了对麦积山石窟今后发展的构想。

 研讨会现场

  

麦积山石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3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想,20146月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个遗产点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麦积山石窟所处地理位置和遗产价值决定其要在这两起“大事件”中承担起遗产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专家建言要从“一带一路”倡议及世界遗产的高度出发来综合考虑麦积山石窟今后的发展战略。

与会专家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一、针对保护修复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塑像、壁画的保护修复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及时将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高度,尤其在保护修复材料、工艺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近40年的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全面的整理、总结很有必要,且这些实践工作对今后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入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二、麦积山石窟的保护不仅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用开放的姿态欢迎一切积极的力量来参与麦积山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要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制订麦积山石窟中、长期保护、管理规划,并争取让各级政府把麦积山石窟的发展战略纳入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来,促进麦积山石窟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研究工作是开展科学保护、规范管理的基础。麦积山石窟山体加固工程已过去近40年,因此开展麦积山石窟山体安全性、稳定性的评估极为重要。麦积山石窟存有大量的塑像,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深入研究麦积山石窟塑像“塑”的工艺、材料,是对麦积山石窟遗产价值的深入挖掘,也是我们开展文物修复工作的养分来源。这种“塑”的工艺也是麦积山石窟区别于其它石窟的一个亮点。

四、游客管理是麦积山石窟景区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受麦积山石窟特殊的营造方式与参观条件的限制,现有参观路线较为单一、且好多洞窟不具备向游客开放的条件。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参观线路,规划建设文物展陈中心、数字化博物馆等设施,以利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石窟艺术展示平台,让游客充分理解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价值。

五、加强监测工作是开展风险控制和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基础,监测工作不仅包括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也包括对游客的监测等各方面的内容。

最后,部分专家就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编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博系陈淳教授、吕静教授、陈刚教授发言并给出了指导性意见。郑奕副教授、刘守柔副研究员、石鼎、孔达、周婧景老师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杜晓帆教授主持。会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复旦大学文博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探讨了合作计划与方式,双方拟于近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全面的合作机制。

  

 

陈淳教授

  

  

吕静教授

  

 

陈刚教授

  

  

杜晓帆教授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