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料
王金华
发布时间:2020-05-13浏览次数:11226


研究领域


岩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理论研究(以石窟寺保护为主)

中印石窟寺研究

  



学术头衔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工作经历

201712月至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201811月 首席科学家,联合世界遗产地、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发起成立复旦大学产学研一体化“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

2012年至2017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2009年至2011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员工程与规划所所长

2004年至2008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迹与古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12008年至2012年,“十一五”的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石窟岩体稳定性评估系统研究》课题负责人;

22004年至2012年,广西花山岩画保护项目,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勘察、设计、修复保护工作,以及修复保护材料的试验、研发等工作;

32000年至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项目新疆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保护工程,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勘察、试验、设计、研究等工作;

42006年至2012年,作为中方负责人,负责中德两国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四川省安岳石窟的保护;

51991年至2005年,项目负责人,负责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北山石窟水害治理工程、宝顶山大佛湾“卧佛”及圣迹池水害治理工程、观经变摩崖造像岩体加固工程、柳本尊摩崖造像岩体加固工程、大佛湾水害勘察研究等保护项目;

62005年至2006年负责完成国家文物局专项《西部石窟保存状况及综合保护防治》研究;

72003年至2004年负责完成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病害机理研究》。

  

主要获奖经历

获省部级奖2项:

2016年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2016年《修复砖石质文物的胶凝材料》获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

  

授权发明专利5

第一授权人专利2项:

灌注粘结材料组合物(专利号:ZL20100158222.8)

填补粘结材料组合物(专利号:ZL20100158226.6)

参与人专利3

  

期刊论文

我国石窟寺保护现状及发展探析[J]. 东南文化, 2018, No.261(01):8-16+135-136.

左江花山岩画面层抢险加固材料的选择与研发[J]. 中国文化遗产, 2016(4).

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保护与研究综述[J]. 边疆考古研究, 2016(2):385-392.

中国古代建筑中两种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1(12):1327-1334.

我国古代建筑中两种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Yanshilixue Yu Gongcheng Xuebao/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1, 30(10):2120-2127.

水硬石灰在花山岩画加固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02):3-9.

乐山大佛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评析. 中国文物报. 2019426.

石窟寺保护壮丽七十年. 中国文物报. 20191022.

  

出版专著

《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举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年;

《守护石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大足石刻大佛湾摩崖造像渗水病害机理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年;

《心系石窟—岩土文物保护研究论文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7年;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保护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年;

《石窟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评价系统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年;

《大足石刻保护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联系方式

jinhuawang@fudan.edu.cn

  

报考须知

岩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理论研究方向:欢迎地质学、材料学、化学、文物保护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中印石窟寺研究方向:欢迎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