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新闻
架起博物馆与公众“亲密对话”的桥梁
发布时间:2016-11-02浏览次数:4636

“新目标、新愿景: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国际高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6103031日,“新目标、新愿景: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国际高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关强,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等出席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五所高校主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以下简称“文博系”)承办,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予以支持,并汇聚美英两国博物馆专家、省市政府博物馆主管部门领导、全国一级博物馆及主要博物馆领导、各高校博物馆学者等120余名来自海内外与会代表。

  

刘承功在致辞中表示,博物馆事业是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作为全国一流学府,理应承担起国家文化建设使命,在国家博物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复旦博物馆学专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已经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复旦大学特色学科,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博学科的发展,承担起推动国家文博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作为博物馆主管单位代表致辞。他表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截止2015年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自2008年以来,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总数、经费、从业人员、年展览数量和年参观人数分别增长到4013家、158亿元、8.4万人、2.6万个和7.18亿人次。同时,我国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拓展。博物馆要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高等院校在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旦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座设有文物与博物馆学博士点的高校,在加强高校博物馆学科建设、推进馆校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后举行了费钦生图书捐赠仪式。自上世纪50年代起,费钦生任职上海博物馆,系国家博物馆陈列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这批书籍凝聚了文博专家对学子的期望,书籍将被收藏至复旦大学文博系资料室。

  

  

研讨会上,参会者就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路径和措施等议题进行探讨。美国博物馆联盟特别政策处主任Kathy Dwyer Southern、英国博物馆协会主席及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馆长David Felming、英国英格兰艺术委员会藏品与文化财产部主任Scott Furlong、美国史密森早教中心主任Betsy Bowers、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展览部主任Lisa Royse分别进行主题演讲。提出美国博物馆和美国博物馆联盟的公共服务使命,通过英国实例论述如何打造观众喜爱的博物馆,探讨英国博物馆认证制度和博物馆行业管理,阐明使命、资金与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关系,探究展览到延伸教育策划设计。陆建松、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针对职业道德语境下的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实例阐述博物馆公共服务提升,讨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如何对症施策。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在新世纪发展快速,每年以300多座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接近5000座。但另一方面,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博物馆普遍存在的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经营绩效不高、社会效益发挥有限、财政资金效用发挥不好等问题日益突现。对此,《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等,都对博物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如何增强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积极地构建开放的研究平台,建成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科研基地”和上海高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博物馆建设与管理”。此次联合主办会议的四所高校,在博物馆学领域均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与卓越的专业声誉;复旦大学进行联络组织,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体现了复旦大学承担文化传承与建设的社会使命,并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五校联袂,并得到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以及海内外专家的支持,体现了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合作精神,也为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专家们构建了一个学术对话的平台。

博物馆事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并不断发展的事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进行科学规划,并推动我国由博物馆大国向博物馆强国转型,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知识。复旦大学也将适应新的时代形式,综合不同学科研究力量的同时,积极推进与博物馆实务部门的密切合作,积极建设博物馆学科,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为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博物馆事业任重而道远,文化遗产藉由博物馆得以有效传播并代代相承。此次会议上,主题虽然为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但其实际灵魂在于将这种需求视作中外高校博物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愿景。复旦文博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增强影响力,在2013年被上海市学位委员会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硕士基地,同年被纳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展示教育重点基地”预备名单,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秘书长单位。未来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更将依托学校资源,与文博单位、中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为培养博物馆领域卓越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周婧景  摄影:赵汝轩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