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物馆

复旦大学博物馆

复旦大学博物馆坐落于邯郸校区相辉堂草坪西侧,由100号相伯堂、200号简公堂(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300号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组成,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其中,200号为一体,是,旨在激活复旦源头100号、300号为两翼,旨在分别做强码头(引进合作展并策划系列展,促使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勇立潮头(展教结合,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2025年,为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复旦大学博物馆各场馆进行改扩建,推出一系列精彩展览及教育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向观众开放。


1)相伯堂(100号)

相伯堂是以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历史建筑,建于1933年。相伯堂建成后,是学校的行政大楼。然而上世纪三十年代,相伯堂与北侧简公堂都因遭炮火重创,飞檐翘角不存。百廿校庆之际新修的相伯堂恢复了原貌,大楼建筑面积1327平方米,共有3层。作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的码头,将配置全市、全国、全球文博资源,引进国内外合作展、促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

相伯堂的百廿校庆开幕大展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溯源展》,包括“百万年人类演化”“一万年文化发展”“五千多年文明延续”三大部分,利用考古发掘成果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灿烂成就,旨在对广大师生和观众进行中华文明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2)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200号简公堂)

200号楼的前身为简公堂,二楼设有礼堂,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鲁迅等名人曾来此演讲;著名戏剧家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也在此成立。五十年代后,新闻系等院系曾在此办公。2012年,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捐赠支持修缮。2025年百廿校庆之际,将改为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1646平方米,共有2层。

作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的源头,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的百廿校庆开幕大展为《为了民族的解放与进步——革命文物中的复旦人和事》,展览通过数百件镌刻各时期复旦人光辉事迹的革命文物的展示,回顾从建校伊始、五四运动、中共创立、国民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时期,复旦人对民族解放与进步做出的贡献。并从《申报》史料中,精选展出30复旦时刻,生动展现复旦人与民族共进,直至迎接新中国到来的历史行迹,激励新一代复旦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蔡冠深人文馆(300号景莱堂)

1925年,心理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成立,在简公堂北侧建造实中校舍,刘大白、丰子恺曾在此任教。1937年,校舍被命名为景莱堂。2005年,蔡冠深先生捐资修缮,后命名为蔡冠深人文馆。该馆建筑面积1311平方米,共有3层。

作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的潮头,在百廿校庆之际再次修缮后面向公众开放,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文化客厅公共文化外交新平台,设立半开放式标本中心+互动实验室、VIP接待室、多功能报告厅“颖琴厅”。该馆设有特色活动——“我在复旦学修文物,将以趣味的方式吸引大众走近文物,了解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校内100号楼、200号楼、300号楼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3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参观方式:免费开放,提前至少1天通过“复旦源”小程序预约参观。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