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料
陈 刚
发布时间:2015-11-23浏览次数:25843

陈 刚 教授


最高学历

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保存学博士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纸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包括传统造纸工艺的科学研究、纸张老化的机理及其防止研究、金属文物的缓蚀、博物馆环境等。

 

教授课程:

《文物保护基础》《文物分析技术》《中国钱币学》等本科生教学。《现代科技与文物》《传统造纸工艺与纸张保护》《文物保护与修复专题》《传统造纸工艺研究》《古籍保护科技》等研究生教学。

 

主要从事纸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包括传统造纸工艺的科学研究、纸张老化的机理及其防止研究、博物馆环境等。2005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其他项目10余项。参与文物保护方向的国家文物局等部门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外项目1项。对中、日、韩的造纸工艺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国内22省市70余市县100余处代表性的传统造纸点的调查。期间共出版著作4部,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在中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等相关学会、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

现担任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曾任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历工作经历

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理)专业,1991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升入同校研究生院物理化学专业,1994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科学系(现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1998年由教育部选派获日本国文部省奖学金赴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保存学专业留学,2001年获文化财保存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文化财保存学博士学位。

20044月,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任教副教授。

20046-20081月,任文博系副主任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12-,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20185-,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现担任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曾任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文

1.陳剛,勝亦京子,稲葉政満.最近の中国書画紙の保存性 :劣化による物理的性質の変化,文化財保存修復学会誌,4614-25(2002)

2. Masamitsu Inaba,Gang Chen,Tanya T. Uyeda,Kyoko Saito Katsumata,Akinori Okawa The Effect of Cooking Agents on the Permanence of Washi (Part II),Restaurator,23 (3),133-144(2002) 

3. Chen, Gang, Kyoko Saito Katsumata, and Masamitsu Inaba.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s, their Properties and Permanence. Restaurator, 24.3 (2003): 135-144. https://doi.org/10.1515/REST.2003.135

4. 陳剛,稲葉政満.中国伝統書画紙の製造現状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紀要,41(2004)19-41

5.陈刚.日本的传统造纸工艺,中国文物报·遗产周刊, 2006.2.10

6.陈刚.传统造纸工艺的科学研究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202,(2007)

7.稲葉政満,陳剛.揉み紙の強度,和紙文化研究,7108~111(1999)

8.杨植震,白梁,沈兵,周春林,陈刚.铁器文物的缓蚀研究(Ⅰ)──苯并三氮唑对低碳钢的缓蚀作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5):584-590.

9.陈刚,杨植震,郑成法.某些杂环化合物对青铜的缓蚀作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3):295-304.

10.承焕生,丁艳芳,何文权,杨福家,杨植震,陈刚.初版与再版邮票的X荧光鉴别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4):474-478.

11.承焕生,丁艳芳,何文权,杨福家,汤家镛,杨植震,陈刚.初版与再版邮票的质子激发X荧光鉴别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02):33-36. DOI:10.16334/j.cnki.cn31-1652/k.1996.02.005.

12.杨植震,陈刚.使用现代科技方法鉴定邮票,全国优秀集邮论文选(19822002),人民邮电出版社,2202002

13.苏俊杰,陈刚.连史纸的制作技艺及其耐久性初步研究[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7:6.

14.杨植震,俞蕙,姜楠,陈刚.铁红哈巴粉的化学分析和在古陶瓷修复中的应用[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7:6.

15.陈刚.中国手工纸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科学出版社,372008

16.陳剛.中国竹紙製造の現状について,和紙文化研究,168289(2008)

17.陈刚.扫描仪与图像处理软件在邮品鉴定中的应用[J].上海集邮,2009(4):32-34.

18.陈刚,杨植震,王晓艳.CCD数字显微镜鉴定邮票的印刷版式[J].上海集邮,2008(9):31-33.

19. ,俊傑.中国竹紙の保存性--劣化による物理的性質の変化,文化財保存修復学会誌,5422-292009

20. .中国北方地区手漉紙製造の現状について,和紙文化研究,1764-70 (2009)

21. .連史紙の伝統製造法とその復元,和紙文化研究,1862-71(2010)

22.Gang Chen.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making Technique-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heritanceTechniquesPatrimoine Territoires de lindusreie: Quel enseignement? Edicoes Colibri, 43-51,2010

23. .中国甘粛省の手漉紙製造技術とその研究価値,和紙文化研究,19(2011)72-78

24.陈刚.传统造纸技术的多元价值及其保护,中国文物报·遗产周刊,2011.3.18

25.石美风,陈刚,张秉坚.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化学清洗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3(01):89-96.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1.01.020.

26.陈刚.档案与古籍修复用竹纸的现状与问题[J].档案学研究,2012(01):80-84. 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2.01.019. 

27.陈刚.井上陈政与《清国制纸法》[J].史林,2012(03):128-132+190.

28.陈刚,张田.近代书籍纸张中“狐斑”的发生特点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04):66-70.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2.04.003.

29.陈刚.日本对传统造纸技术的保护及其启示[J].文化遗产,2012(04):69-78.

30. .中国書画用紙の現状考察,和紙文化研究,202012),43-49

31.张学津,陈刚.北方地区手工造纸工艺特点及其价值,文化遗产研究集刊(5),复旦大学出版社,364-3782012

32.巩梦婷,陈刚(通讯作者).几种植物染料染色修复配纸的适用性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25(03):9-15.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3.03.007.

33.张学津,陈刚北方手工纸的耐久性研究[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2:8.

34.陈刚.安徽宁国府泾县产宣纸制造法(译作,井上陈政著),文化遗产研究集刊6,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96-410

35.巩梦婷,陈刚国画颜料染色修复配纸耐久性的研究[C]//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内蒙古博物院(Inner Mongolia Museum,Chin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of Cultural Heritage).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10.

36Gang Chen, Xuejin Zha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apermaking Techniques in Northern China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85109-1232013

37.赵嫣一,陈刚(通讯作者).铜离子对纸张的腐蚀降解作用综述[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01):109-115.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5.01.020.

38.陈刚.广东仁化重桶纸的制作技艺调查,文化遗产研究集刊7,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90-198

39.陈刚,陈晓琳.手工皮纸的耐久性研究,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73-85

40.陈刚,谷宇.浙江手工竹纸制造的发展模式与启示(第一作者),守望竹纸-2015中国竹纸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44-65

41.张学津,陈晓琳,陈刚(通讯作者).皮纸的理化性能与耐久性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06)689-697. DOI:10.15943/j.cnki.fdxb-jns.2016.06.003.

42.余辉,陈刚,钟江,唐颐,钟扬,杨光辉,杨玉良.中华古籍和民国文献保护的科学问题初探[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06):677-683.DOI:10.15943/j.cnki.fdxb-jns.2016.06.001.

43.徐文娟,吴来明,裔传臻,陈刚.书画修复用宣纸性能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28(01)33-37.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6.01.005.

44.阎琳,陈刚:古籍修复加固连接用纸的性能评估,东亚纸质文物保护与传统造纸—第六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10-141

45. 陈刚,董择:手工造纸工艺GIS数据库软件DGHP的研发,文化遗产研究集刊8,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69-388

46.鍾佳榮,稲葉政満,陳剛煮熟剤による竹紙の物性への影響,紙パ技協誌,721),2018 85-100(The Effect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amboo Paper with Different Cooking Agent, Japan TAPPI Journal,72(1),2018,85-100). https://doi.org/10.2524/jtappij.72.85

47.杨光辉,孙红旗,陈刚,黄宏键.论“开化纸”的工艺恢复[J].古籍保护研究,2018: 199-205.

48俞蕙,黄艳,陈刚,杨植震,周瑞旎.国外进口瓷器修复专用材料的应用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05):120-124.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8.05.013.

49.孟瑶,陈刚(通讯作者).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纸张含铁墨渍清洗上的应用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31(03):1-8.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9.03.001.

50. 陈刚.连史纸的传统制作技艺[J].中国文房四宝,2017(1):18-21

51. 陈刚.传统竹纸制作技艺的保护[J].中国文房四宝,2017(5): 21-23

52.陈刚.人才培养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J].群言, 2019(10):10-12. DOI:10.16632/j.cnki.cn11-1005/d.2019.10.004.

53.黄献源,陈刚(通讯作者).广西靖西东球供纸工艺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04):52-57.DOI:10.16177/j.cnki.gxmzzk.2019.04.018.

54.赵汝轩,陈刚(通讯作者),余辉,杨光辉.荛花皮手工造纸特性研究[J].中国造纸,202039(10)38-43.

55.汪瀚,陈刚.吐峪沟石窟东区2015年出土古纸的基本性能研究[J].吐鲁番学研究,2020(02):93-101+156.DOI:10.14087/j.cnki.65-1268/k.2020.02.012.

56.张学津,陈刚(通讯作者).印谱古籍病害的调查与成因初探[J].图书馆杂志,2021,40(05): 11-20.DOI:10.13663/j.cnki.lj.2021.05.002.

57.陈刚.非遗助力文物讲好中国故事[J].群言, 2021(01):26-29.  DOI:10.16632/j.cnki.cn11-1005/d.2021.01.009.

58.陈刚,陈雪冰.毛边纸制作工艺演变刍议[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1,13(02): 167-175.

59.黄献源,陈刚(通讯作者).油渍对手工纸的耐久性影响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34(01):28-34.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201201957.

60.吴昊,陈刚(通讯作者).贵州毛边纸工艺特色浅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8(02):12-17.DOI:10.16177/j.cnki.gxmzzk.2022.02.005.

61.陈彪,朱玥玮,陈刚.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间解码手工纸—手工纸研究专家陈刚教授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28(02):1-11.

 DOI:10.16177/j.cnki.gxmzzk.2022.02.012.

62.张学津,陈刚历代印谱形制演变及动因探析,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85-107

63.王荣,陈刚.中国出土玉器病害与修复保护综论[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34(05): 118-128. 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220502560.

64.孟瑶,陈刚(通讯作者).无患子皂苷复配清洗剂对纸质档案铁锈斑的清洗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1(05):608-614.DOI:10.15943/j.cnki.fdxb-jns.20221014.002.

65.张学津,陈刚(通讯作者).印谱文献中印蜕变色机理的相关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2(01):90-101.DOI:10.15943/j.cnki.fdxb-jns.2023.01.007.

66.阎琳,陈刚(通讯作者).修复师职责阐释对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02):123-128.DOI:10.16603/j.issn1002-1027.2023.02.016.

67.Zhao R ,Chen G(通讯作者)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dgeworthia and Wikstroemia Handmade Paper[J].Paper and Biomaterials,2023,8(03):11-20.

68.陈刚. 中国传统书画纸制作工艺与现状[J]. 纸质文物与影像文物的科学保护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23184-213

69.陈刚,赵汝轩.沉香皮纸历史小考[J].中国传统工艺(第一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16-22

70.Weng, Jiajia and Chen, Gang(通讯作者). The Influence of Papermaking Process on the Properties of Chinese Handmade Bamboo Paper[J] Restaur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ibrary and Archival Material, 46.1 (2025): 59-83. https://doi.org/10.1515/res-2024-0024

71. 阎琳,陈刚. 新时代古籍修复师继续教育策略探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5,45(3):109-111. DOI:10.3969/j.issn.1003-1588.2025.03.033.

 

著作:

1.陈刚.中国手工竹纸制作技艺,科学出版社,201412

2.陈刚主编.守望竹纸-2015中国竹纸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9

3.俞蕙,杨植震,陈刚.古陶瓷修复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4 .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重点教材参编,2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0

5.陈刚,张学津.中国北方手工造纸工艺,科学出版社,20216

6.陈刚,赵汝轩.中国手工纸工艺与纤维分析图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1

7.陈刚著,白户满喜子译.中国手漉竹紙製造技術,科学出版社(東京), 202310

8.陈刚,汤书昆主编.千年泗洲: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与前景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48

 

主要科研项目:

1.《和紙の保存性に及ぼす煮熟剤の影響》(和纸的煮熟剂对保存性的影响) 文部省科学補助金(参与) 1999

2.《メチル化法による和紙の糖組成分析》(甲基化法对和纸糖组成的分析) 文部省科学補助金(参与) 2001-2002

3.《东南地区传统竹纸的制造工艺与耐久性》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资助 2004

4.《中日造纸技术交流史研究》住友财团亚洲日本关联研究资助,20062007

5.《江南地区传统造纸工艺的现状与保护》首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20062007 05PJC021

6.《中国古纸科学价值挖掘研究》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项目,2010-2011 (子课题负责人)

7.《江南地区传统竹纸制作技艺研究》 2010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0-2012  10ZS08

8.《中国竹纸传统制作技艺研究》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规划项目)20102012  09YJAZH015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博物馆学概论》,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09JZDMG020(课题组主要成员)。

10.《博物馆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项目2013-2015 (主要成员)13231203000

11 《古籍保藏技术研究》,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19ZDA3432019-2024  子课题负责人

12 《有机质类文物科技数据库建设与共享服务》,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2023 2019YFC1520304

13 《纸张类文物的价值认知及关键技术研究》,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2023 (参与单位负责人)2019YFC1520301

14 《传统竹纸制作工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规划项目)20202022  20YJAZH006

 

联系方式:

chengang@fudan.edu.cn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