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料
潘 艳
发布时间:2020-05-21浏览次数:13104

潘艳

  

最高学历:

历史学博士

  

研究领域:

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古人类生态、农业起源等

东亚史前史、考古学理论、科技手段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教授课程:

考古学思想史

  

学习工作经历:

2000-2004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学学士

2005-2011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学博士

2007-2009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2012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古籍出版社编辑

2012-2014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2014至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期刊论文:

[1]Pan, Y., Zheng, Y., & Chen, C. Human ecology of the Neolithic Kuahuqiao Culture in East China. In Crawford, G.W., & Takamiya, H. (Eds.)Recent Research on Early Agriculture in East A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 press.

[2]Pan, Y. 2008. Immature wild rice harvesting at Kuahuqiao, China?Antiquity 82 (316): Project Gallery. Article number: AN20080070.

[3]潘艳,郑云飞,陈淳.探索跨湖桥遗址的人类生态位构建模式,东南文化,2013(6):6-17.

[4]陈淳,潘艳.农业起源概念与理论的变迁.郑卓(主编).岭南考古研究(第13辑).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3.

[5]潘艳,陈淳.农业起源研究的实践与理论.江汉考古,2012(2):51-69.

[6]潘艳,陈淳.农业起源与“广谱革命”理论的变迁.东南文化,2011(4):26-34.

[7]潘艳,陈淳.农业起源主要概念的更新.中国文物报,2011,1(21):7.

[8] 陈淳,潘艳.生态学视野中的跨湖桥文化.林华东,任关甫(编).跨湖桥文化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47.

[9] 陈淳,潘艳,魏敏.再读跨湖桥.东方博物.2008,27:14-25.并收入《跨湖桥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18-36.

[10]潘艳,吕静.2007年1月中国浙江新石器文化遗址见闻记.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编审与出版单位: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宗教学研究室、池泽研究室、中国出土资料学会)2007,(35):9-18.

[11]潘艳.上海地方口头传统遗产保护的思考.上海文博,2007,(3):61-64.

[12] 陈淳,潘艳.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观察.中国文物报.2004,11(26):7.

[13] 陈淳,潘艳.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研究.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第4辑).香港:香港考古学会,2004:188-195.

  

书评:

[1]潘艳.中国上古亲属制度研究的返本开新之作——《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评介.南方文物,2012(4):175-178.

[2]潘艳.考古骗局与奥秘的解读.中国文物报,2010,10(29):8.

学术译作:

[1] 格里·克劳福德,赵志军,李炅娥(著),潘艳(译).两城镇遗址的植物考古.日照两城镇考古发掘报告,待发表.

[2]潘艳,陈虹(译).作为经济过程的陶器起源.南方文物,2011(1):173,177-184.

[3]潘艳(译).欧洲的中石器时代.南方文物,2010,76(4):159-164.

[4]潘艳(译).西南亚磨制石器工具与狩猎采集者的生存:向农业过渡的含义.南方文物,2009(1),126-134.

[5]潘艳(译).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食物生产的生态学.南方文物,2008(4):135-141.

[6]潘艳(译):《考古学与社会进步》.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53-166.

[7]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南方文物,2007(2):107-112.转载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3):55-60.

[8]潘艳,陈洪波(译).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南方文物,2007(3):94-98.

  

学术专著:

潘艳.人类生态视角中的**下游农业起源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待出版.

  

获奖经历:

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2012年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11年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5年“王玉哲文博基金”第一届全国“文博新秀”论文比赛二等奖

  

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批特别资助(编号2013T60408):结合考古学与生物学探索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遗传分化(项目主持人)。

(2) 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编号2012M520809):结合考古学和生物学探索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遗传分化(项目主持人)。

(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编号12&ZD152)(子课题负责人)。

(4) 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下游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间人类生计与生态研究:植物考古与人类生态学的考察(项目主持人)

(5) 萧山市政府、萧山博物馆委托资助项目:萧山跨湖桥遗址考古信息解读(项目组成员)

(6) “莙政学者”基金中国大学生研修计划资助项目:三峡古文化的生态学观察(项目主持人)。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校内200号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邮编:200433 电子邮件:yanpanfd@fudan.edu.cn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