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学博士
文化遗产与城乡聚落
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概论》(该课程获2019年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人文组三等奖);
本科生荣誉课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世界建筑艺术概论》;
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002.09-2006.07 北京大学 历史学学士 考古学(文物建筑)专业
理学(双)学士心理学专业
2006.09-2012.07 清华大学 工学硕士 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工学博士 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2018.12-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副教授
2016.05-2018.11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讲师
2012.07-2016.04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历史建筑保护系 讲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范式融合视角下明清以来浙中乡村仪式与建筑的历史演变与互动机制研究”(52478012),2025年1月—2028年12月(进行中)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桂东北桑江流域的聚落、家屋与遗产实践研究”(24FMZB015),2024年7月—2025年12月(进行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专项“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研究”(24VWB006)子课题“统筹多类型遗产:‘大遗产观’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类型体系研究”,2024年10月—2029年12月(进行中)
上海市决策咨询专项课题“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场景建构研究”(2024-Z-E05),2024年10月—2024年12月(已结题)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河道水网遗产展示的记忆建构研究”(2022BCK006),2022年10月—2024年12月(进行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研课题“族群互动视角下南岭民族走廊桂江流域聚落空间的社会关系表征研究”(51708122),2018年1月—2020年12月(已结题)
赵晓梅、徐进、陈彤主编:《金华乡村——武康流域的宗族、市镇与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2024年。
杜晓帆、赵晓梅等:《乡村遗产的核心价值研究——以贵州楼上村为例》,成都:巴蜀书社,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赵晓梅:《中国活态乡土聚落的空间文化表达——以黔东南地区侗寨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赵晓梅:《桂东北桑江红瑶与苗人抛牌仪式比较与解读》,《民俗曲艺》第229期,2025年9月。
赵晓梅:《复合型城市遗产的文化权利——理念与实践》,《空间与社会评论》,2024 年第3 期。
赵晓梅:《本雅明关于遗产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
赵晓梅、邹亦文:《“往昔在场”——纽约三处城市遗产的记忆建构研究》,《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全文转载)
赵晓梅:《族群与域界——清代民国时期广西红瑶的社会变迁》,《史林》,2023年第6期。
赵晓梅:《乡村遗产阐释的历史文化主题框架建构与应用初探》,《东南文化》,2023年第5期。
赵晓梅:《乡村遗产文化体验的实现路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
赵晓梅:《聚落与家屋——桂东北苗族山村聚落形态与社会结群的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5《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赵晓梅:《流域与邑界——区域社会史视角下桂东北瑶壮家屋的遗产阐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第5期。
赵晓梅:《以遗产实践拓展乡村遗产价值——解读诸葛村宗祠的“家”“国”关联》,《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年第7期。
赵晓梅:《桑江流域火塘与堂屋空间格局变迁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赵晓梅:《家先祭祀与空间变迁——桂北苗瑶家屋二柱象征意义的获得》,《建筑学报》,2020年第6期。
赵晓梅:《桂北瑶寨家屋的灾后重建与族群特质延续》,《建筑创作》,2020年第2期。
Xiaomei Zhao, “Negotiating Contestations for Community-Oriented Heritage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Loushang in China,” Built Heritage, 2019, 3(4), pp.58–71.
赵晓梅:《江南市镇迎神赛会中的桥庙空间研究——以枫泾北镇施王寿诞香汛为例》,《装饰》,2019年第8期。(2019年度《装饰》期刊优秀投稿论文奖)
赵晓梅:《族群互动影响的侗族鼓楼建筑形式与空间表征研究》,《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9年第1期。
赵晓梅、杜晓帆:《村落型遗产整合性规划探索——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上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为例》,《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5期。
赵晓梅:《世界文化遗产多层级价值整合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以清西陵为例》,《东南文化》,2018年第3期。
杜晓帆、侯实、赵晓梅:《贵州乡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楼上村为例》,《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赵晓梅:《荷兰救济庭院及庭院式城镇住宅类型的比较研究》,《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7年第2期。
赵晓梅:《活态遗产理论与保护方法评析》,《中国文化遗产》,2016年第3期。
赵晓梅:《大连市大港区第15号仓库再利用》,《工业建筑》,2016年第1期。
赵晓梅:《活态遗产保护管理方法探索——〈活态宗教遗产保护〉文集导读》,李光涵、王思渝编著:《国际文化遗产文献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143-157页。
Xiaomei Zhao,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across the Worlds: The Bridge-and-Temple Complex in the Popular Processions in a ‘Rurban’ Town in Jiangnan Region.” In Rita Padawangi, Paul Rabé and Adrian Perkasa (eds.), River Cities in Asia: Waterways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2, pp.111-134.
赵晓梅:《乡村·遗产·阐释——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复旦大学博物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366-377页。
赵晓梅:《基于与其他南宋四川抗蒙(元)山城比较的钓鱼城遗址价值研究》,石鼎编著:《钓鱼城遗址与同类遗址的比较研究》,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20年,第1-18页。
赵晓梅:《建筑遗产社会文化价值的评估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复旦大学博物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8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02-316页。
赵晓梅:《城市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城市历史景观方法论》,屠启宇编:《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63-273页。
Xiaomei Zhao, “Reflections,” The Newslett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2023 (Autumn), p. 53.
Xiaomei Zhao, “Review of Cultural Renewal in Cambodia: Academic Activism in the Neoliberal Era by Philippe Peycam,” Museum Worlds, 2022 (10), pp.305-306.
Xiaomei Zhao and Surajit Sarkar, “Collaborative teaching between cultures and fields: Curation of the photo exhibition ‘Dilliwale’ in Shanghai,” The Newsletter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2018 (Autumn), pp.44–45.
Xiaomei Zhaoand Yike Hu, “The social roles of academics: Reflecting on the project of a Delhi City Museum,” The Newsletter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2017 (Summer), p.47.
Xiaomei Zhao,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Contestation among the stakeholders,” The Newsletter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2016 (Autumn), pp.8-9.
喜龙仁著,赵晓梅、佟怡天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年。
赵晓梅,《金华乡村——武义江与永康江流域的乡村社会与历史文化遗产》,《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3-2-19。
赵晓梅,《田野故事》,《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12-22。
赵晓梅,《民族与庆典》,《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11-28。
赵晓梅,《聚落与家屋》,《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10-26。
赵晓梅,《山水与物产》,《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9-27。
赵晓梅,《七月半与新民俗》,《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8-27。
赵晓梅,《六月六的“真实”体验》,《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7-27。
赵晓梅,《端午与打旗公》,《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6-30。
赵晓梅,《四月初八的多种庆祝》,《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5-28。
赵晓梅,《清明挂青》,《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4-18。
赵晓梅,《瑶壮春秋祭社》,《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3-28。
赵晓梅,《过年——腊月的庖汤与正月的龙灯》,《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2-27。
赵晓梅,《龙胜民族与历史概述》,《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2-01-30。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 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3739